诡三国

第2588章人存政举

几年前,斐潜就陆陆续续的在铺垫着。

陇右,陇西,玉门关隘。

西域,泰西,天途山海。

随着山海经,还有各项西域的相关资讯,在长安三辅,在青龙寺当中流传开来之后,再加上了一些基础格物知识的传播,也勾起了大汉一些人的冒险精神。

并非只有西方才有冒险精神。

华夏原本的冒险精神,根本就不会比西方少多少,只不过是在后世不断的阉割过程当中,渐渐的消亡了而已。否则当年在刀耕火种之中,怎么开拓出两河流域,又是怎样征服了山川河流,将华夏的旗帜插到了力所能及的所有土地上?

插旗这活,其实华夏人干起来也不错的。

愚民,弱民,商鞅之法明明已经被证明了只能用于战时,只能用在短时间内,是一种副作用很大的应急策略,可偏偏就是有统治者喜欢长期使用,甚至奉为经典。

华夏之人很早的时候,就像是写山海经的无名氏一样,未必对于这个国家皇帝是谁,三公又是谁有多么大的兴趣,反倒是对于脚下的大地,头顶的天空,日月的运作等等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和探知欲。

就像是枣祗只是对于农业有兴趣一样。

从大汉各地来的士族子弟当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奔着青龙寺来的,也有是为了想要看一看新的天地。这些人来到了长安之后,看到了西域的商品,见到了各种各样的色目人,看到了在书坊之内的一些书籍,也有不少的人对于西域有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因为某些顾虑,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使得这些人并没有前往西域。

但他们也没有离开,因为长安三辅的确和天下的别处不一样,很多新的东西,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才能学到。

青龙寺泰西之论后,这些人便是在不断的研讨和争辩当中越发的汇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大汉究竟是属于天子,属于斐潜,亦或是属于曹操,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不过就是新的外戚而已,又有什么分别?只有新鲜的,完全陌生的泰西,才能引起他们的一点点的兴趣。

泰西探险队,便是应运而生。

斐潜当然做不出像唐王那样随意打发的举动,他给泰西探险队配备的无疑比唐朝的玄奘西行队列要豪华不知道多少倍。

说实在的,西游记里面的玄奘,或是唐僧,亦或是什么金转世,其实太有迷惑性了,而在历史上的玄奘既不是什么转世,也不是什么御弟身份,而是流民。

没错,当年玄奘离开大唐的时候的身份,是流民。

24岁的玄奘为求完整真实的佛经欲踏上西行之路,前往古印度那烂陀求取真经,但怎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首先在办护照拿签证的时候就受了阻。

西游记当中唐王屁事没有,一派富贵帝王模样,但是现实当中李世民才坐稳没几天,隔壁的穷邻居突厥,便是趁机打劫,叫嚣着要李世民发救济金,否则就要进长安零元购!

再加上贞观二年到贞观四年之间,蝗灾非常严重,即便是李世民天天吃蚂蚱,也没有什么用……

所以在那个时间点上,李世民那有心情去认什么御弟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玄奘熬夜写出来的『大唐优秀佛学者出国调研暨文化交流』的申请,还没等送到皇帝手里,就不知道被扔到哪里去当厕纸了。

然后玄奘没有正式的官方文牒,最终只能『偷渡』,而伴随着他的,不是孙行者,而是一个胡人行商,石磐陀。

唯一能和孙行者相提并论的,其实不是石磐陀尖嘴猴腮,看起来满脸黄毛,而是石磐陀和孙行者一样,半道上翻脸了。

而且这个石磐陀没有戴金箍。

把玄奘带出凉州后,石磐陀他是越走越后悔。前路茫茫未可知,道路凶险,人生苦短,相比『阿弥陀佛』还是大唐律法更实在,私自出关,斩立决!

如果玄奘被捕,石磐陀则是从犯,到时候一定会被连累。在半道上,石磐陀便如孙行者一般翻脸了,掏出匕首架在了玄奘脖子上,玄奘以佛祖的名义发誓自己死也不会供出他,石磐陀这才放下匕首,转身离他而去。

玄奘唯一的官方身份,是高昌国给的,而且也是高昌国王和玄奘结拜成为了兄弟。

对了,白马什么的,也是高昌国送的。

这些都没李世民什么事。

然后老吴同学一看,这不能写啊,要是真的这么写,领导能满意么?

改!事情,底下人去做,荣誉,还是归于领导的么。

于是乎高昌国王在一旁放声大哭……

每想到此事,斐潜就会感慨,何必呢?

有一个『识人之明』,不就是已经是极大的荣誉了么?何必还要去抢下属的苦劳?有功劳都是领导的,有黑锅都是下属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新领导,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斐潜和泰西探险队的人见面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他只是组织者和协调者,而辛苦的事情,冒险的事情,都是这些探险队的人在做,不管做得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如实的记载下来,成为后人的借鉴和经验。

斐潜带来了直尹监的文吏,详细询问了这些人的姓名,身份,以及尚未完成的愿望等等。

就像是在写遗书。

有的人会对于遗书非常的反感,但是有的人不会。

而在场的大多数人,能参与到泰西探险队里面来的,骨子里面都有些冒险精神,丝毫不在意什么遗书,而是更在意斐潜之前所谈及的相关泰西的事项。

『骠骑大将军,听闻有言说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个大圆球,那么是不是我们一直朝西走,最后会从东面回来?这个问题我实在是难以想象。』

『骠骑,这泰西之地,为何是色目人居多?难不成这天下四方,真的就像是山海经所记一般,还有些稀奇古怪的人种?』

『骠骑,这泰西之地,可有西王母后裔?当年周穆王西行,所见西王母,是否就是泰西之国女?』

『……』

一条条的问题被提出。

有一些问题,斐潜解答了,有一些则是没有,说斐潜自己也不懂,要他们自行去寻找。

说玄奘是运气好也行,说他是毅力强耐力好也可以,但是玄奘用他的事迹证明了,高山和戈壁,大漠和荒野,并不是阻挡华夏人探寻的脚步的重要因素,阻挡华夏步伐的是『人心』。

没有这个『心』,自然走不出去。

只要真的愿意走出去,那边不能开创出一条路来?

真以为当年大航海时期,那些什么牙等等都是等自家国力强盛,内部稳固,外界毫无干扰的时候才出去闯荡的?

一切都基本上准备妥当了,等到雪化之后,天气平稳下来,这些探险队的人就准备出发,然后到达西域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进入了夏秋之交,再从西域再往泰西。

斐潜没有和这些探险队的人谈什么金钱奖励,也没有说什么青史留名,因为这些人如果真的十分在意什么金钱和名声,也就会被金钱和名声所困,多半都是走不出去的。

因此,斐潜只有尽他最大的能力,给这些人配备相关的后勤设备。

得益于当下的一些技术的进步,至少这些探险人员从长安出发的时候,会远远的比玄奘更为轻松一些。

高热量的干粮,防水防寒的油毡,坚固的皮甲,锋锐的刀枪弓弩,再加上骠骑特意令人制作的大汉探险团的旗号……

斐潜看着似乎有些吵吵闹闹,活力充沛,带着对位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的这些探险团的人员,就像是看见了华夏文明的旺盛的生命力。这些人或许就能带着华夏文明的种子,翻越高原,走过大漠,穿过戈壁,然后带到山脉的另外一边,然后落地,生根,发芽,最后开出花来。

好奇探寻着希望。

希望便是指向光明。

可惜在光明之外,便是阴影。

就在和这些泰西探险队见面,在让人试验相关的装备,器具,以及商讨确定一些携带的后勤补给,路程路线等等之后,斐潜才刚刚离开,黄旭便是在斐潜耳边轻声说了两句。

荆州蔡氏来人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配快穿回来后[穿书]
女配快穿回来后[穿书]
曾经容蓁拿的是豪门女配的剧本  对!就是那种各种和女主作对,花式作死的炮灰女配……  后来,她阴差阳错得到了一个快穿系统,在三千世界里辗转,  从被虐的炮灰小菜鸟,到装备满级的大佬,容蓁走过无数个世界。  好不容易成为大佬,容蓁觉得是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了  然后,她又穿回来了!  容蓁:……!!!  1.不黑原男女主  2.关于娱乐圈的内容不多  3.放飞之作,作者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情节
盛世青华
男主的男妻[穿书]
男主的男妻[穿书]
易寒之熬夜看了一本武侠小说,因剧情太烂连夜喷了作者一夜,然后第二天起来他发现自己居然穿进了这本小说里,还是那种可有可无的路人角色。  易寒之表示穿就穿了吧,反正他只是个路人甲,陪男主打怪升级这事轮不到他来做,他就在家做做他的风流少爷好了,没事去花街转转,岂不乐哉?  谁知当天主角就找上门来,要他交出什么武功秘籍?  易寒之表示这什么鬼,我不知道啊!  于是便将主角赶了出去,顺带调戏了下主角,因为
浮生皆未尽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
文案一(原名《公主归来[重生]》)和亲归来,国亡了。她从公主变成了前朝公主。龙椅上坐着当年为她送亲的将军。幸而重生一回,早就知道了。“妾绵薄之力,当不起陛下如此称赞。唯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妾自安心。更愿吾皇圣体安康,福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前朝的尊贵繁华俱往矣,亡国的公主折腰,对新朝皇帝三叩九拜。文案二那年,他送宝华公主谢玉璋去关外和亲。她说“天下飘摇,谢家气数已尽。这江山,君若有能,
袖侧
穿书后我一夜暴富
穿书后我一夜暴富
莫双双一夜暴富,因为她穿书成了女主的准嫂子,  一个拥有两栋摩天大楼的房姐,  可惜她的剧情却是hard模式  男友想把她的房车钱奉献给妹子,  亲戚想让她留下遗产去死,  闺蜜也正等着继承她的男朋友。  我可去你们的吧!  是狼狗不够酷还是奶狗不够甜?  是我的钱不好花还是给你们脸了?  于是莫双双踹了男友打了亲戚撕了闺蜜,  之后更是开启了买买买的快乐模式。  可女主嘤嘤嘤的来了我要你的钱,
千朵云眠
冲啊,太子殿下
冲啊,太子殿下
中贺惜朝刚成为废太子伴读的时候,人人都幸灾乐祸,明里暗地嘲笑他上了条漏底的船。  果然,废太子不出所料一蹶不振,不学无术惹得众人摇头叹息。  其他各宫伴读都等着看贺惜朝笑话,可没想到废太子虽做尽荒唐事,却将他的小伴读护地极牢。  扬言“动我可以,动我家小惜朝试试  为此他揍翻了各宫皇子,赶跑上书房师傅,顶撞了皇上无数次,将胆大包天的事情做了个遍  之后……  废太子依旧带着自家软糯小伴读叱咤皇宫
遥的海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