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难为

第一零五章 (7)

败退。

明湛的鼓声还在继续,吴双等人于朱雀门前血战,并不知擂鼓者是明湛,此时回头望去,皆是惊诧难言。

在特定的条件事,在特定的环境中,人类总容易被某种情绪所感染,吴双的胸腔似乎也染上了某种慷慨激昂之意,心中陡然生出一股誓死效忠之心。

待鼓声止,吴双举起染血长枪,一张疲惫的脸上,血与尘俱在,带头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顿时,满城俱是高呼万岁之声。

望着落在地上迅速变红的碎雪,以及欢呼胜利的将士,明湛的眼中染上一丝带着悲悯的微笑。

就连败走准备去安营的鞑靼人都听到了帝都欢呼万岁之声,杨宇同的心中陡然一紧,一时间倒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

帝都的战争已经开始。

阮鸿飞所在,亦是刀光剑影,交锋无数。

阮鸿飞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公子,相貌不差,但也仅仅是不差而已,与阮鸿飞这等倾城俊美自然还不在一个档次上。尤其阮鸿飞心地开阔,久居高位,其风仪也较此人不知胜出多少。

公子拣了个位子坐下,含笑开口,“虽然从未见过杜若国主,不过我却是与国主神交久矣。”

阮鸿飞摇头,正色道,“莫要说此话,家中内人醋的紧,向来不允我与别人神交。”

李方险些呛了,为二人介绍道,“杜老弟,这是公子。”

“公子?姓公吗?”

公子浅笑,“名子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就如同杜国主,也并不姓杜,不是么?”

“有话不妨明说。”阮鸿飞对于这种装大尾巴狼的事儿最熟悉不过,他本身就是此道高手,俗话说,同行是仇家。阮大尾巴狼忽然看到另一大尾巴狼,装功还没他好,自然更是瞧不上眼。

“鞑靼可汗萨扎亲带六万精兵与乌塞王的四万精兵,已经到了帝都城,难道国主就不担心帝都城的安危吗?”公子对于阮鸿飞半点儿不买他帐的事儿颇是恼火,面儿上却不露声色,只在心里憋闷着气,拿言语试探阮鸿飞。

阮鸿飞冷冷一笑,不客气道,“如今这间房里,我、老李、老陈,再加上你,不说各自立场,皆是天朝人。既是天朝人,根就在天朝,我半点儿不以为策反大同军引鞑靼入关,有什么可得意的地方?”

“大家到这个地位,眼界也不窄了!老李老陈,咱们上岸去抢去杀,可抢过几个官员杀过几个富绅!”阮鸿飞冷声道,“抢杀的不过是百姓而已!此次亦是同理,引鞑靼人入关,你以为会怎么样!死伤的亦不过是百姓而已!百姓是谁?老李老陈,咱们出身普通,既非豪门亦非贵宦,咱们父母亲人既为百姓!若是父母亲人为鞑靼人所杀,皆此人之孽矣!”

“真是可笑,引外人来杀自己人,亏得你还有脸在这里炫耀!”阮鸿飞冷笑讥诮道,“我此生再未见过如你这等无知无耻之徒!”

公子被阮鸿飞一通臭骂,脸上也失了笑意,声音转冷道,“无知无耻!杜国主,我不过敬你是一条好汉,方礼遇于你,你莫要不识抬举!”

“本国主用得着你礼遇?”仿佛听到了世上最好笑的笑话,阮鸿飞手指了指这张桌子,拿出海盗面孔,冷笑反问道,“这是你的船?你的手下?还是你的地盘儿?你屁都没有,不过是远远控制着淮扬那两个傻瓜,在李兄陈兄面前,你礼遇我?有你礼遇我的份儿?你算老几?”

两人一时剑拔弩张起来,李方陈大豹连忙劝和,“杜老弟、公子,咱们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都消消气。”

公子忽而唇角一翘,“杜国主如今好大的道理,是啊,我忘了,原本杜国主也是帝都有名有姓之人,如今亦是天朝皇帝的榻上贵宾,怪不得满嘴的仁义礼智信了!”

“我起码有名有姓,倒不似某人藏头露尾,见不得人了!”阮鸿飞冷笑回视。

公子反唇相讥,“似国主刚刚所言,恕某不能苟同。照国主所言,我们俱是天朝人,都算自己人。不过据我所知,国主之所以会流落江湖,李兄陈兄会下海为匪,皆是为自己人所陷害所诬蔑,不得已而为之。什么是自己人,难道天朝人就是自己人了?哈哈!可是自己人坏起来,却比鞑靼人更坏!自己人狠起来,却比鞑靼人更狠!”

“而且,自己人杀起自己人,更是绝不容情。”公子辩才相当不错,“当年秦白起坑赵国四十万兵,算不算是自己人杀自己人!国主民族大义,可是当初国主被太子侮辱,养父出卖,朝廷赐死,哪位自己人肯出来同情国主的遭遇呢?国主为自己报仇,绑架凤家兄弟,却被朝廷视为反臣贼子。如今国主不记前嫌,为朝廷说起话来,当真令人不解呢。”

“你不必不解,如今你败局已定,说这些并没有意义。”阮鸿飞道,“你自己明白,依靠鞑靼人绝对不可能攻下帝都城的。勤王之兵一到,鞑靼人死路一条。”

公子笑了两声,摇头道,“我本就没想过要鞑靼人得胜,国主怎么不明白,若是勤王之师不去帝都。我如何得到江南呢。只要得到江浙二省,我就可与朝廷划江而治。且以江浙之富庶,李兄陈兄之相助,与朝廷抗衡不过是时间的事而已。”

“你这么肯定勤王之师会去帝都?”阮鸿飞淡淡一笑问,“若是你猜错了呢。”

“浙闽兵软弱不堪,只是自皇上上次整治浙闽官场后,方有所进益。不过,到底进益有限。”公子态度温然,“永定侯却是练兵的好手儿,自永定侯去了淮扬,日日勤炼兵马,确切的说,我的障碍只是永定侯而已。”

“永定侯兵马虽精,不过,于政务上一般。且他只是一介武夫,难就难在林永裳之精明强干。”公子微微一笑,看向阮鸿飞,“不过,林永裳对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国主也明白我的身份,当年范林希为家父之师,我亦受到范林希的教导,林永裳是范林希的长子长孙,曾在宫中与我为伴读,我与永裳,感情甚笃。”

阮鸿飞靠在椅中,扬眉轻笑,“林永裳是朝之重臣,皇上心腹,你觉得林永裳会为个死人背叛朝廷?”

“何为朝廷?”公子反问,“将来江南在我手上,我既是朝廷。”

阮鸿飞浅笑,若是真对林永裳信心十足,先前又何必费尽心机要将林永裳自江南弄走呢?无非就是怕林永裳与永定侯配和得当,不好对付而已。已然撕破脸,又谈何“曾经的感情甚笃”呢?

129、更新 ...

林永裳见到了一件久未见到的东西。

眼前人道,“林大人,属下奉公子之命来拜见林大人。”

“公子是谁?”林永裳淡淡问。

“公子是谁,林大人见到此物还不明白吗?”这人的站姿与口吻都非常的恭敬,可是林永裳亦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些许不满。

林永裳并没有去碰那个物件儿,如同他并不想碰触那些已经失色的前尘往事。林永裳不动声色的问,“公子有何吩咐?”

“大人,鞑靼人已经攻破大同关。”

“这个我早知道了,李平仁被杀,杨宇同叛国,大同六万守军十万百姓俱丧火海。”林永裳忍不住一声叹息,问道,“这都是公子所为吗?”

“林大人,世上哪有不流血的政变呢?公子若要掌权,必然要有所牺牲。”此人并不以为然,淡淡道,“当年太祖皇帝为这万里江山,又牺牲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呢。”

不。如果换了当今皇帝,就不会这样做。林永裳在心里回了一句。想到明湛,林永裳问道,“那么,如今帝都形势如何了?”

“鞑靼可汗已经兵围帝都城,小皇帝坚持不了几日了。”此人意在说服林永裳,问道,“当年,范老大人身死狱中,大人一族死的死流的流,仅大人一人脱身逃生。公子常常后悔当时无能,不能为大人施予援手。”

林永裳并不想听到这些,他垂眸道,“过去的事,就不必提了。”

此时,正是要用林永裳之处。故此,虽然这人不大服气公子对于林永裳的看重,仍然赔笑道,“公子亦未料到鞑靼人狼子野心,竟然自大同分兵,鞑靼可汗与乌塞王北上帝都,而其它两部,温达王与哈伦王则带兵集结南下,意在劫掠江南。公子为天下百姓计,命小的来通知林大人一声,请大人做好守城的准备。毕竟,公子心中是有天下百姓的,亦不愿江南百姓有此浩劫。”

这话,怎么听怎么讽刺。

林永裳本就是御史出身,先前官至左都御史,是个最会听音儿的人。

若是心中有天下百姓,怎会策动军中哗变,牺牲一城的人?

林永裳心中已然生厌,问道,“不知公子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这人摇头,“公子只说,与林大人经年不见,只盼将来亦有君臣相得之佳话。”

“我知道了。”

“属下告退。”

永定侯已经回了总督府,拍着桌子大骂,“贼子!贼子!”这是在骂杨宇同呢。王八蛋哪,你他娘的竟然帮着鞑靼人,是不是人哪。自来,汉奸比侵略者更为可恨。

当然,另一方面,永定侯亦心疼那六万大同守军,更加担心帝都安危,问林永裳,“林大人,真不用驰援帝都么?”

对于这件事,林永裳早有决定,正色道,“淮扬离帝都太远,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应该有兵过去的。何况眼瞅着鞑靼人就要来了,我们既要防着鞑靼人,更要防着海盗趁火打劫,这个时候,没有兵可分。何况朝廷只命我等严阵守城,并没有发兵勤王的谕旨,帝都城屯兵十万,通州兵尚有五万兵马。再者城墙是刚修的,鞑靼人远道奔袭,如今已是冬季,鞑靼人战线拉长,则供给困难,饿也能饿退了他们。帝都死守一个月,不战亦能胜。”

“当务之急是,咱们得守好淮扬,若是淮扬被鞑靼人给占了,咱们失土之责,斩立决。”林永裳已经可以想像明湛现在的心情。

在林永裳看来,明湛是志向高远的一代君王。登基后,干了不少事儿。而且这些事,多是老臣们不大赞同的,可是,明湛都做的挺好,明君之峥嵘渐显。而且,明湛是个挺要面子的人。在这个踌躇满志的时候,偏偏边军兵变,被鞑靼人打到家门口儿,可以想像明湛的怒火了。

林永裳没有接到圣旨,怎敢轻动?

而且在这个时候,帝都虽然危及,可没有圣旨而擅自带兵至帝都,乃官场大忌!哪怕帝王胸襟如何宽阔坦荡,在一场疲惫之战后,帝都军多有折损之时,却忽然看到一支精神抖擞、刀枪完备的军队赶至帝都,哪怕带兵的人是朝之重臣、王之心腹,恐怕帝王也不会欢喜的。

因为,相对于外军,帝王自然更信任帝都军。

没有圣旨,擅自领兵进帝都,你是勤王还是逼宫哪?

所以,谨慎如林永裳,是绝不会乱动的?

林永裳与永定侯商议道,“如今难的是我们既要防备鞑靼人,又要防备海盗。海边多是小城小镇,这又要如何安排?不知侯爷可有什么主意?”

对于军备,永定侯显得胸有成竹,“当下也只有效仿皇上密旨中的坚壁清野了。林大人放心,自从咱们来了淮扬,临海各城镇,哪怕小渔村也有自己的甲丁。各城亦有自己的守军,我想着,我手下尚有三万人是为了抗击海盗的机动部队,不由分两半,一支留在海边儿预防海盗,一支就在扬州城,派出斥侯,看看鞑靼人到哪儿了。扬州苏州,皆是繁华富庶之地,鞑靼人定是为此而来,咱们也要做好迎战准备。”

“听侯爷的。”林永裳非常痛快,“粮草药材等物侯爷不必担心,大军所用,半年的也够了。”

永定侯眼中一喜,赞道,“多亏林大人筹划得当。”

林永裳苦笑,“我这原本是预备着皇上征用给西北军的,唉,如今倒不必说这个了。”

至晚间,侍卫甲自外回来,普通的青衣侍卫服上倒看不出什么,只是身上弥散有淡淡的血腥气。林永裳鼻子极灵,马上问,“可是受伤了?”

侍卫甲摇头,“属下未曾受伤,只是那人反抗激烈,服毒自尽了。”

“死就死罢。”林永裳未曾在意,叹一声道,“原就是已经死了的人了,难道还能回地狱中回来。”

侍卫甲道,“大人,如今非常时期。请大人允属下几人随侍左右吧。”他们皆是明湛派给林永裳的侍卫,在林永裳来淮扬之前,明湛对于淮扬之事也有些耳闻。而林永裳穷不拉唧的,连个侍卫都没有。明湛便从身边拨了几个侍卫负责林永裳的安全。

林永裳能平平安安的活到现在,侍卫甲等人功不可没。

如今突然之间有人拿着那件信物出来,若是搁十几年前,林永裳正是落难时期看到那件信物,说不得会感激涕零,进而生出忠贞之心来。可是如今林永裳是何等身份,再者,他能走到现在,该经的艰难已经熬过来的。该有的地位,也有了。甚至,该报的大仇,已经报了一半。

林永裳本身就得凤景乾看中,其间多有回护提拔。

到了明湛登基,更是一日三迁,信任非常。而且,哪怕明湛知道他的出身,亦未多言,反而多方回护,依旧信任。

一个君王能给予臣子的最大信任,也不过如此了。

哪怕林永裳真的背叛朝廷,他在公子那里能得到什么?一个来送信的属下就敢对他露出不耐烦来。相比之下,明湛身边儿最红的何玉何公公都会对林永裳笑脸相迎。

林永裳能活到现在,早已看透世情。再多的艰难委屈,他依旧心志坚定,清廉自持,嫉恶如仇。如林永裳这等人,若是心里扭曲,仇恨朝廷,也等不到现在了。

何况,当他知道大同之事都是那人策划出来的,更加心添厌恶,不愿与之共谋。

林永裳是个非常有决断的人,既然是道不同,那么,特意来总督府寻他的人就不能再留了。毕竟,他身边儿,有明湛的人。

可惜侍卫甲未能将人活捉。

侍卫甲将那件信物双手奉予林永裳,林永裳摇头,“这也算证物了,你拿着吧,将来立案查证,或者用得着。”

侍卫甲将东西收起,行礼退下。

林永裳不明白,一个人究竟经过了什么事,怎会有这样翻天覆地变化。他还记得那个人,功课好,悟性佳,对谁都是温和有礼,优雅相对,与那位喜怒无常的太子爷完全不一样。

那人曾对他道,“阿业,你现在伴我念书。以后,我长大了,可以为皇祖父当差时,你也随我当差,好不好?”

好不好?

当然好,那时林永裳年纪尚小,他既不姓林,也并不叫林永裳。他想的是,现在伴着太子世子念书,待日后,太子世子登基,君为明君,臣为贤臣,一世足矣。

物是人非事事休。

林永裳现在不姓范,也不再是单纯懵懂的太子世子的伴读阿业。那人,想必也不是旧时模样了吧?

公子没有看到派去林永裳处的侍卫回来,便已知林永裳的选择。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公子叹一声,马上已有决断,吩咐道,“既然林永裳不识时务,按第二套计划行事。”

梁东初忽然造访安定侯。

安定侯原是盐课司转运使,正经的肥差,只是没肥几年就给盐课改制了,且他发的那点儿横财被明湛讹去大半。惶恐许久,肉痛许久。如今安定侯在扬州,不过是配合盐课改制而已。待盐课改制完成,他也就可以回帝都复命了。

安定侯如今公务也没多少,闲来无事就赏花观鸟儿讨老婆开心。

前番安悦公主因安定侯纳小一事大发脾气,夫妻关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侯数月呵哄,安悦公主刚有回转。

要不说有许多人都不愿意娶贵女为妻呢,贵女脾气都大,你一个闹不好,就有的受了。

当然,也不全是坏处。

麻烦地界儿当然有,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安定侯与梁东初交情倒是不错,俩人都有养鸟儿的嗜好。这一日,梁东初却不是找安定侯来玩儿鸟儿的。

“侯爷,大事不好了。”梁东初面色紧绷,乌鸦嘴的对安定侯道。

安定侯倒没什么在意的,笑道,“不就是鞑靼人那点事儿,放心,有永定侯的大军在,扬州城安全无虞。”

“唉哟,正是关乎永定侯,下官才不得已来找侯爷商议。”

“你找我来做什么,若是有好鸟儿咱们来斗一斗。若是正经事,跟林总督说去。”

梁东初顾不得避讳,直接拉住安定侯的袖子,踮起脚在安定侯耳际密语细说。安定侯一听,脸色大变!

阮鸿飞在室内饮茶,却有不速之客来访。

公子自来熟的坐于阮鸿飞对面,微笑道,“记得少时,先生也曾教导我的功课,如今倒不敢与我相认了吗?”

阮鸿飞摇头,“你不是他。”

“也是,一晃二十年未见,先生已经成为杜若国主,我亦不是曾经的自己了。”公子感叹道。

“这种谎话,你不必拿到我面前来说。”阮鸿飞清洗着茶具,头未抬,“你既然知道我曾在东宫为师,就不该在我面前说这等低劣的谎言。我看人,向来过目不忘,你不是。”

公子的脸上忽然露出个狡猾无比的笑容,“先生,这天下,大部分人说的就是假话,而且,大部分人相信的也都是假话。假话说的多了,也就是真话了。如同先生,哪怕现在有人说先生就是阮鸿飞,可是,有人信吗?”

“不过,若是你说你自己是凤启泽,是绝对不会有人信的。”阮鸿飞叹道,“仁宗皇帝实在太仁慈了。”

“先生与我皆是漏网之鱼,我想,先生并不是在讽刺我,对吗?”公子弯起眼睛笑,眼中竟然带出几分天真气来。

阮鸿飞道,“怕你运气不会这样一直好下去呢。”

“是啊,现在并不是仁宗皇帝当政。听说,如今的皇帝杀伐决断,从不容情。”公子道,“我听说福王兄因先生而死。”

“我一直厌恶福亲王的虚伪,你是知道的。”阮鸿飞倒了盏茶给他,自己捏了一盏,“明明野心勃勃,偏要装出一副无关世事的脸孔来。为了活命,什么恶心的事都做得出来,他享受了这些年,死就死了吧。”

“我也不喜欢福王兄,他着实令人做呕。”公子闻一闻盏中茶水香气,叹道,“上次,我以为先生会解决那兄弟二人呢,未料先生心慈手软至此。”

阮鸿飞看此人一眼,淡淡道,“既便我解决了他们,也轮不到你上台。你不如明湛。”

公子轻叹,露出脸色黯然,“是啊,不然先生不会在李方陈大豹面前不给我留半点儿脸面。”

“太久没见,我还真一时没有认出你来,先前只是觉得眼熟。”阮鸿飞忍不住一声唏嘘,“我一直不明白,你焉何如此?”

“先生当年如何,仁宗皇帝对你比对太子都好上三分。可是,结果又如何呢?”公子眼中的讽刺一闪而过,“初始,我以为先生死了,还常去你坟前祭奠于你。待凤景乾登基,防宗室有若防贼,想活着,就得如同福王兄一样装傻充愣,于凤景乾跟前乖的像条狗。”

“我甚至比不上福王兄,先生。”公子呷一口茶香,“我不想落个你一样的结局,亦不愿如同福王叔一样卑微的活着,生死赋予他人手。大家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凤家兄弟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仁宗皇帝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与他们相比,我的血统也并不卑微。”

“我的学生之中,你是最有才干的一个。”

130、更新 ...

明湛回到宫中。

他先去了母亲那里,卫太后虽然沉着冷静惯了的人。此时却是人在宫里,心在城外。听见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卫太后忍不住自榻上起身。

明湛的脚已经踏进了寿安宫高半尺的门槛儿,卫太后一见明湛的脸色,心一下子安稳下来,温声道,“回来了?”

“嗯,萨扎暂时退兵了。”明湛扶着母亲在榻上坐下,愧疚道,“叫母亲担忧了。”原本想接自个儿老娘来帝都做太后享福,不想他这皇位做的这样的不牢靠,给人围了老窝儿。这要有个万一,不是要连累自己母亲么?

卫太后笑笑,递给明湛一盏杏仁茶,明湛接了。卫太后摸摸儿子染着外面风雪凉意的脸孔,“做什么事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何况是做皇帝呢?明湛,你刚登基,杨宇同谋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确切来说,这并不能怪你,只是你运气不好罢了。”

当然,也不能怪凤景乾。

人家凤景乾做了二十年皇帝都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虽偶有坎坷,除了一朝不慎着了阮鸿飞的道,其他真没像明湛这样被人打到家门口的窝囊事出来。

如今众志成城,一致对外时,还好说,若是待战争平息,怕儿子还有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呢。卫太后见不过半月,明湛的双下巴就消瘦的看不到了,一张脸冰冷坚硬。

卫太后道,“今天接到了鸿飞传来的信儿。”

“啊。”听到爱人的消息,明湛顿时来了精神,五官活跃起来,捧着杏仁茶暖着手,眼睛都格外的明亮三分,忙问,“他现在到哪儿了?”

“他刚出天津港就被李方与陈大豹劫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卫太后话音落下,明湛却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仰身靠着榻板,喝了两口杏仁茶,转手搁在一畔道,“换了我,也得先拦住飞飞,这倒不稀奇。”

卫太后见明湛愈发沉稳,心下满意,继续与他说道,“他见到了一个人。”

“说起来真是一桩旧事。”此时,卫太后也没有卖官司的心了,叹道,“你也知道当年太子有一个嫡长子,唤凤启泽。”

明湛点了点头,“不是已经死了吗?”

“太子膝下只此一子,仁宗皇帝也很喜欢这位小皇孙,很早就册立他为太子世子。若是当年太子能够登基,那么凤启泽就是下一任的天子。”卫太后道,“凤启泽自念书始,身边也有五个伴读。这其中一个,就是当年镇国公之子李麟。”

“嗯,当初早早与阮晨思有婚约的那个,后来让阮家丢了大丑。”明湛记得此人,但是那只是阮鸿飞安排的一人,将事情闹出来,故意让北威侯府丢人而已。

卫太后点了点头道,“还有一个,就是林永裳。”

“这个时候,也不必遮掩林永裳的身份了。他原姓范,是范林希的长孙,因范林希的嫡长子就这么一个庶子,自幼也是当做嫡子教导的。”卫太后道,“再有一个,敬敏皇姐的嫡长子魏峭。还有就是南丰伯的嫡长子,大公主的驸马陆文韬。”

明湛心里数着呢,道,“这才四个,还有一人呢?”

“原本太子世子有四位伴读也够了,不过,当时宫中的确还有一位,就是顺王的遗腹子凤景明。”卫太后叹道,“仁宗皇帝素来心软,当年顺王的母亲权妃是德宗后宫的第一宠妃,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顺王争夺储位,没少找还是太子的仁宗皇帝的麻烦。仁宗皇帝登基后,权妃与顺王相继过逝,在顺王过逝时,顺王妃腹中已有顺王骨肉,就是凤景明了。”

“凤景明与太子世子年纪相仿,因他父母早逝,就一直养在宫里。偏生凤景明与凤启泽生的有八分像,其相似度,仿若双生兄弟。在有一次凤启泽与仁宗皇帝出去行猎时,仁宗皇帝遇刺,襄仪太长公主的驸马因救驾身死,凤景明却因为与凤启泽酷似,刺客认错了人,凤景明被刺一剑,受了不轻的伤。”卫太后无意识的抚弄着掌中一块儿温润的羊脂玉玦,“这一剑,其实就是为凤启泽所受。”

“当年,太子大婚十年,仍只此一子,膝下公主都没有一个。”卫太后道,“凤启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也是由此,方皇后便开始让凤景明伴在凤启泽身边儿,俩人每日起卧衣饰,皆尽相同。”

“凤景明具体什么样,我也记不太清,那会儿,他就像是启泽的影子一般。”卫太后摇头叹道,“待太上皇登基,太上皇对于权妃、顺王、戾太子一系没有半分好感,再加上凤景明年纪尚小,也没有封赏他什么。只是命他出宫回府,后来听说他早早过逝。现在看来,是他诈死逃出帝都城。”

明湛马上意识到,“既然凤景明一道在东宫念书,那么,飞飞都做过他们的师傅了?”这个大骗子,还说不认识林永裳,装的跟真的似的!

明湛一想到此事,顿时郁卒的盯住卫太后,“母亲也早就认出林永裳的身份了?”

“我并未见过林永裳,只是后来推断出的。”卫太后淡淡地。

这倒也是。一想起林永裳,明湛恨恨道,“让他跟他的景明学生团聚去吧!才别理他!”

卫太后一笑,拿话刺激明湛道,“这也是,记得当年鸿飞给他们几人上课,听说凤景明就常缠着鸿飞问东问西。就是后来,鸿飞死了,景明出宫还常去他坟前祭奠,原本太上皇就忌讳他与鸿飞,他还做这样的事,不是自找没趣么。”

明湛一听就急了,瞪着眼睛问,“他不会也喜欢飞飞吧?”又骂阮鸿飞招蜂引蝶,不守夫道,醋缸嘴脸展露无疑。

明湛一直脑补到凤景明把他家飞飞压倒,然后xxoo啥的,脸都白了,握拳恨恨道,“待我捉到凤景明,定要将他碎尸万断!”

见明湛醋海生波,卫太后暗笑,不再多说,低下头来喝茶。

其实人家阮鸿飞好的不得了。

他与凤景明也算是师徒相逢,凤景明也未如明湛所想,把阮鸿飞怎么着。

直接杀了阮鸿飞其实没有任何意义,这在政治上是最愚蠢的做法儿。当然,既然没打算要阮鸿飞的命,那么也就不要得罪他太过。故此,阮鸿飞衣食住行都挺舒坦。

凤景明还时不时的来找阮鸿飞说说话儿,品品茶,倾诉一下往事与思念什么的。

故此,阮鸿飞实在是过的最舒坦的俘虏了。

刘影坐在书案前,悬腕提笔,在素白的纸笺上落下一个又一个秀丽的小楷。

李方进门,见刘影正在用功,忙放轻了脚步。他为人虽粗,却最是敬重有学识的人,当初他对刘影一见钟情,就是为刘影这种认真写字的侧脸儿所着迷。

李方站在一畔看了会儿,就皱起眉来,揽住刘影的肩,刘影腕一颤,一滴墨汁落在纸笺上慢慢晕开。李方取下刘影手里的笔,道,“这是在写啥,怎么是祭文哪?给谁写的?”真不吉利。

“不给谁。”刘影将纸稿儿一推,揉揉眉心,转去榻上,与李方一同坐下,叹道,“我早与你说过,趁机招安,朝廷必定会重用你。你却执意要与这位公子合作,将来是何下场都难说。你要是死了,我一个弱脚书生,如何保得住性命。何况你我的身份,以后的事儿,实在难定,我想着,把祭文写好了,省得日后碑上空空,也不好看。”

李方不悦道,“好端端的说这个做什么?你偷去见那小皇帝的事,我没跟你计较。如今又重提做甚!”

这也是刘影的高明之处了,他在李方这里,并无心腹之人。因此,回来之后找了机会便将见过皇帝的事与李方说了。

当时李方颇是恼怒,刘影却道,“你心里想什么,我清楚的很。如今眼瞅着南面儿海岸线戒严,朝廷派重兵力防守,岸都上不得,拿什么维持生计?难道要长期去人家杜若国那里去买吗?看着人家杜若国的脸色过活?若有机会能回到岸上光明正大的做人,有什么不好?”

“你也要为手下的兄弟们想一想,现在可以从杜若国那里买了来,然后继续咱们的生意。可这并不是长期的事儿,如今杜若国主与皇上交好,若是有一日皇上恼了你们几个,吩咐杜若国主不要再卖东西给咱们。那时候,日子如何过活?”刘影劝道,“在海上虽然逍遥自在,到底不是长久之计。如今我看皇上为人宽厚,希冀咱们能招安呢?若有立功机会立了大功,皇上赦免你以前的罪过,回去在朝廷做个官身,有什么不好呢?就是底下兄弟,也能再回家看一眼父母爹娘呢。”

刘影这一套话说下来,再加上刘影虽然见过皇帝依旧回到海上与他相守,并且彼此感情渐好,李方恼了几日,也就放开了。

所以,刘影对于李方竟然与公子合作,准备占领江南一事颇多不赞同。

如今听李方又念及旧事,刘影想到阮鸿飞所说的话,遂对李方道,“李方,我们在一起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你心里打什么牌,我也能猜着一二。”

“公子与你以前向无来往,你却宁可听从他的指挥,看来是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意了。”刘影问。

李方憨笑两声,搂住刘影,“什么天子诸侯的,老李不似你们念书的人,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刘影冷笑无语。

李方凑过去啃刘影的脖子,刘影长眉微拧。穿束整齐的衣袍很快被剥落,露出玉一样皎洁的身体,李方的眼神渐渐炽热起来。

在刘影看来,性事并不如何美好,哪怕他已经学会放松身体接受李方的索取,但是心中的屈辱感并没有半分减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配快穿回来后[穿书]
女配快穿回来后[穿书]
曾经容蓁拿的是豪门女配的剧本  对!就是那种各种和女主作对,花式作死的炮灰女配……  后来,她阴差阳错得到了一个快穿系统,在三千世界里辗转,  从被虐的炮灰小菜鸟,到装备满级的大佬,容蓁走过无数个世界。  好不容易成为大佬,容蓁觉得是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了  然后,她又穿回来了!  容蓁:……!!!  1.不黑原男女主  2.关于娱乐圈的内容不多  3.放飞之作,作者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情节
盛世青华
男主的男妻[穿书]
男主的男妻[穿书]
易寒之熬夜看了一本武侠小说,因剧情太烂连夜喷了作者一夜,然后第二天起来他发现自己居然穿进了这本小说里,还是那种可有可无的路人角色。  易寒之表示穿就穿了吧,反正他只是个路人甲,陪男主打怪升级这事轮不到他来做,他就在家做做他的风流少爷好了,没事去花街转转,岂不乐哉?  谁知当天主角就找上门来,要他交出什么武功秘籍?  易寒之表示这什么鬼,我不知道啊!  于是便将主角赶了出去,顺带调戏了下主角,因为
浮生皆未尽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重生)
文案一(原名《公主归来[重生]》)和亲归来,国亡了。她从公主变成了前朝公主。龙椅上坐着当年为她送亲的将军。幸而重生一回,早就知道了。“妾绵薄之力,当不起陛下如此称赞。唯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妾自安心。更愿吾皇圣体安康,福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前朝的尊贵繁华俱往矣,亡国的公主折腰,对新朝皇帝三叩九拜。文案二那年,他送宝华公主谢玉璋去关外和亲。她说“天下飘摇,谢家气数已尽。这江山,君若有能,
袖侧
穿书后我一夜暴富
穿书后我一夜暴富
莫双双一夜暴富,因为她穿书成了女主的准嫂子,  一个拥有两栋摩天大楼的房姐,  可惜她的剧情却是hard模式  男友想把她的房车钱奉献给妹子,  亲戚想让她留下遗产去死,  闺蜜也正等着继承她的男朋友。  我可去你们的吧!  是狼狗不够酷还是奶狗不够甜?  是我的钱不好花还是给你们脸了?  于是莫双双踹了男友打了亲戚撕了闺蜜,  之后更是开启了买买买的快乐模式。  可女主嘤嘤嘤的来了我要你的钱,
千朵云眠
冲啊,太子殿下
冲啊,太子殿下
中贺惜朝刚成为废太子伴读的时候,人人都幸灾乐祸,明里暗地嘲笑他上了条漏底的船。  果然,废太子不出所料一蹶不振,不学无术惹得众人摇头叹息。  其他各宫伴读都等着看贺惜朝笑话,可没想到废太子虽做尽荒唐事,却将他的小伴读护地极牢。  扬言“动我可以,动我家小惜朝试试  为此他揍翻了各宫皇子,赶跑上书房师傅,顶撞了皇上无数次,将胆大包天的事情做了个遍  之后……  废太子依旧带着自家软糯小伴读叱咤皇宫
遥的海王琴